——星空入口冉力教师师德师风优秀事迹
“回归自然点化生命方为教,顿悟众妙修习德才可称学。”冉力老师在采访中多次提到这副对联。
这幅对联为2017年九月份,星空入口师范学院成立之初,由师范学院院长唐松林教授亲自提笔所写。彼时,冉力老师已在星空入口执教13年,多年的一线执教经验告诉她:教书育人,应该是有灵魂的。这副对联让冉力找到了教书育人的内核:融合——将乡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将才教和德育进行融合。
心系教育,给课堂注入活的灵魂
“Long long ago,there was a cute girl,her name is Cinderella……”灰姑娘、后妈等角色在旁白声中依次走进课桌拼凑成的圆弧形剧场,生动的表演裹挟着中西文化,这是冉力老师的“戏剧”课堂。
冉力老师针对公费师范生来自乡土、回归乡土、扎根乡土的特点,查阅资料、访谈学生并进行前期班级试点,逐步形成了“戏剧融入语言教学”的特色英语融合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促进了中西文化在课堂上的融合。
在上课前,冉力老师要求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编写或改写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戏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冉力老师会参与到剧本的编写或改写中,和学生一起将乡土文化融入英语剧本,并在学生表演完毕之后针对每个人在英语发音、语法知识、表演等方面的优缺点提出建议。
师范17103班的汤思玲同学在《灰姑娘》中饰演“王子”,她很喜欢上冉力老师的课:“冉力老师的课堂很有趣,让我们在‘玩’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领略中西方不同的风土人情。”
冉力老师的特色英语融合课堂以戏剧为依托,形成了“输入—输出—巩固”的知识链,同时也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种子。凭借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成果突出,冉力老师多次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
心系学生,引领学生向上向善
唐松林院长所提的下联“顿悟众妙修习德才可称学”也很好地贴合了冉力老师的另一教育理念。“我希望,师范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要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够引领他们的学生向上向善”,冉力老师很看重学生的德育,“他们要保持健康的心态,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处理各种问题,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
冉力老师很好地践行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在她的引领下,师范17103班的熊笛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教师形象:“冉力老师很体贴,在一些小细节上很关心我们,我也想像她一样给我的学生带去温暖。”
2017年的寒假,师范17103班的熊笛第一次一个人踏上返程的路,由于没有经验,他订了一张半夜的车票,导致临出发去往车站时无法打到车。15岁的熊笛一个人站在校门外凛冽的寒风中,既害怕又无措。冉力老师得知后,立刻跟辅导员反映了这一情况,并主动提出送学生去车站的想法。熊笛告诉记者,见到冉力老师的那一刻他的眼泪差点就下来了。
冉力老师一直以一个知心大姐姐的形象关心爱护着师范生们,她的课间时间全部都留给了学生们,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进行交谈,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才15、16岁就离开了父母,出了远门,很不容易,所以,平时我会尽可能多照顾他们。”冉力老师这样讲。冉力老师的学生们都很喜欢她,受她影响,纷纷表示:“走上工作岗位,要做一个对学生好的老师。”
心系乡土,致力于中西文化交融
冉力老师是土家族人,“舍巴歌”“摆手舞”“猪头祭”等风土人情早在她的心里扎了根,每当在课堂上讲起西方文化时,她总会想起这些乡土文化,她想:西方文化可以走进来,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以戏剧为依托的英语融合课堂初步实现了冉力老师的这一愿景。在课堂上,同学们会在剧本中融入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东西:哼唱了一整个童年的儿歌,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服饰……乡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借助戏剧的形式相融合,学生们在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借助英语输出了乡土文化。
得益于此,冉力老师融合了美国自然文学和中国乡土文学,自编教材《英语阅读研究:寻归自然的乡村情怀》,目前,该书已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同时,冉力老师主持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费定向师范生英语课堂乡土文化融摄研究”、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大学英语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路径研究”、湖南省教学改革课题“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衔接模式研究”三个课题,对中西文化融合及乡村教师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师范17102班的颜晶晶同学深受冉力老师中西文化融合理念的影响:“老师潜移默化地给我们灌输了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让我对乡村教育有了更多的热爱,我想,我将来也会这么教我的学生,让他们带着我们的风土人情走出去。”颜晶晶的语气里透着坚定的民族认同感。
每走过师范学院的大门,冉力老师都会抬起头看看门楣,“回归自然点化生命方为教,顿悟众妙修习德才可称学”这副对联就镌刻在门楣上,也镌刻在冉力老师的心上。
(记者 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