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红萍博士正在做报告
本网讯(文法学院供稿)11月15日上午,应文史与法学学院邀请,牛津大学中国中心聂红萍博士做了题为“学术论文写作技巧”的学术报告。
聂博士以自己主持的课题“抗日网游”切入,紧扣历时8年的抗战争学术成果来分享她的科研心得。她认为,做好海外认同的学术研究,首先要选好题。选题要紧扣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议题,不可受制于某个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如研究抗战,要将研究视野放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渴望和平的整个大背景下进行学术思考,不可拘泥于某个特定的区域。其次,要对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阅读、分类、整理,找出前人的局限性,并将之写入简要的文献综述之中,确保研究基础的深度、广度与深度。最后,要尽可能地占有、使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国别的档案记载和口述史资料,借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运用精准的专业术语和国际认同的学科理论来进行理论阐释,不可就事论事。聂博士再三强调,史料是类似的,阐述是不同的。如何在类似的史料中挖掘出属于自己新颖的观点,则是显示个人科研实力的关键,更是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看中的亮点和重点。
聆听座谈的教师纷纷就如何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向聂红萍博士请教。聂红萍博士的专题讲座,对文史与法学学院的学术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不仅打开了在场老师的学术视野,更对文史与法学学院日后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史与法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新闻学专业、法学专业、电商法专业的教师代表以及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胡芳毅聆听了报告。(二审 杨静 三审 邵启湖)
聂红萍简介: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跨学科区域研究院首席考官,牛津高峰教育总监,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研究员。先后获美国密执安州加尔文学院教育硕士学位、美国加州百欧拉大学跨文化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西方教育比较和中国历史问题,善于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社会与教育,出版专著《东西洋航海图与明代中国》,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当代中国研究》等发表系列论文,曾应邀在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讲学。